“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绍兴港航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深化行业污染防治工作,提升绿色航道建设和绿色科技研究、应用工作,打造绍兴绿色水运成果显著。
一是优化水运基础。淘汰老旧运输船舶和不规范码头泊位,近几年新建规模型作业区6家,新增500吨级以上泊位49个。经过培植,绍兴港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上虞曹娥作业区、诸暨城郊作业区等一批新建大型综合性港口作业区已初具规模。同期全市拆解老旧船舶263艘、淘汰散小码头48家、300吨级以下泊位减少66个。辖区船舶平均吨位稳步上升至403吨。
二是深化污染防治。打造零人为污染船舶,2018年在全省率先启动100-400总吨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装置安装工作,目前已完成船舶申请受理审核434艘,已完成改造415艘,改装完成率已超87%。在全市港口、码头、船厂等船舶可能集中停靠的地方设置船舶垃圾接收设施143套,生活污水接收设施10套,油污水接收设施8套。每年收集船舶生活垃圾约90吨,基本实现绍兴所有营运船舶生活垃圾、油污水“零直排”;对全市实质运营的43家码头开展环境提升专项整治工作。目前,42家港口码头已建有沉淀池(1家未涉及),占全市码头100%;40家港口码头企业完成码头前沿、堆场路面硬化工作,25家港口码头企业完成防尘抑尘设施,13家港口码头完成岸电配套设施等。
三是提升绿色航道建设。投入1.4亿元,围绕杭甬运河、曹娥江、浦阳江等进行230公里美丽航道创建,对航道两旁绿化带缺失或较差的绿化进行补种提升,介绍绍兴独特的桥文化、船文化、酒文化和纺织文化宣传,建成运河文化主题公园,将在2020年底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三大目标。
四是研发绿色水运科技。2017年完成《45m杭甬运河河海联运绿色船舶研究》科技课题研究。课题在满足杭甬运河通航条件下,以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为技术指标,设计出安全、绿色、经济、美观河海联运集散两用船舶船型。依据该研究研制的集散两用船第一艘已经开工建造。2019年开展《内河港口水泥熟料装卸作业扬尘防治研究》科技课题研究。旨在解决在港口装卸作业时的扬尘治理难的问题,推动港口大气污染防治,减少货物在装卸作业中的损耗。
五是应用绿色信息技术。加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力度,有效提高现场监管效能和应急处置能力。2019年全市共建有302个航道视频监控点447路视频、14座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站、13座电子船名牌岸基站、10个水位监测点、10个流速监测点、6个船舶流量自动观测点等,实现对绍兴辖区船舶、航道、港口、码头等全覆盖、全方位、全时段的自动监测和感知。充分利用绿色信息技术开展免停靠报港、非现场巡航和执法活动,提升监管和执法效能。每年船舶进出免停靠报港近10万次,节约船户签证时间约15万小时。今年前5月,全市执法案件223起,其中非现场执法高达84起。
本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更多有关优质物流公司、线路推荐,发货技巧知识等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