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综合物流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陆海新通道”火热 具体释放了哪些信号?

  “陆海新通道”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之一,近年来,西部地区纷纷将目光聚焦到这条通道上,各省区市动作频繁:以今年5月为例,四川自贡至北部湾铁海联运班列正式运行;同月,陕西与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等省区市签署了共建“新通道”协议;不久后,贵州“陆海新通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一系列举措的背后,释放出了哪些积极信号?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信号1——

  西部地区渴望开放的情结

  我国地大物博,尤其是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1%,但是经济与其他省份相比相对落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也踏着春天的节拍,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速。然而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西部地区作用,将身处内陆的限制变为促进发展的优势?成为西部地区亟待破解的难题。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告诉记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然而西部地区由于身处内陆,物流不畅一直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货物出海主要依靠东部沿海港口转运,物流周期较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西部内陆地区迫切渴望一条对外开放、互联互通的快捷物流通道,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西部地区也积极思考如何融入‘一带一路’的问题,于是‘陆海新通道’就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孕育而生。”

  憧憬跨越大山大水与世界连通,西部地区“向南走”的需求日益强烈。记者了解到,西部省市区正积极推进“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具体举措都在有序推进,如四川出台了《关于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实施意见》,并与广西签署了《关于深化川桂合作共同推进南向开放通道建设框架协议》;广西出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铁路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重庆与中国—东盟中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加速拓展“陆海新通道”“朋友圈”……

  伴随着西部地区建设“陆海新通道”的步伐愈加坚实,以及国家层面正在编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陆海新通道”为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赋予了无限动能。

  信号2——

  国际市场“东风”吹向西部

  近年来,“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不仅得到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世界各地、合作各方的热烈回应。

  “‘陆海新通道’有效解决了中国西部地区和东盟地区的合作问题。”李牧原讲述道,今年第一季度,东盟已经上升为我国第二大对外贸易伙伴,未来我国与东盟的合作还会不断增长,增长的过程必然会扩大“陆海新通道”的合作区域,这完全是市场行为,以前可能是成渝、广西、云南等地区,未来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内蒙等中西部地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这条通道参与东盟的贸易合作中。

  “陆海新通道”不仅使中国西部联通世界,也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紧密。李牧原表示,以新加坡为例,当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新加坡率先加入该倡议,希望与我国加强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然而最好的合作方式就是把新加坡的航运资源用起来,因此,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将新加坡与“一带一路”的网络建立起来,使新加坡更好地融入国际贸易。

  随着“陆海新通道”日渐形成高效的跨境联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在其中寻找自身的机遇。有关数据显示,如今,“陆海新通道”目的地已扩展至全球六大洲7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个港口,其带动的经贸往来、物流升级、文化交流等成效逐渐显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信号3——

  互联互通打造贸易新格局

  “通过‘陆海新通道’这个驶入‘快车道’的‘匝道’,让我国西部地区找到了一条走向‘一带一路’的‘快速路’,通过改变物流通道的格局,将西部地区与国际市场有效连接起来。”李牧原分析道,“陆海新通道”是以中国西南、西北腹地为主轴,向南联通了国际产业资本看好的东盟地区,向北和向东分别在重庆与中欧班列和长江经济带连接,向西联通幅员辽阔的中亚地区,通过一条线织密一张网,形成了联通国际辐射全球的国际贸易新格局。

  她指出,我国在探索建设“陆海新通道”的实践中正不断累积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在物流服务方面,过去建立通道大多是通过修路等方式,但是对于“陆海新通道”来说,不仅要修路,还要在这条路上建立物流服务。现在,国际物流通道主要还是依靠海运,在未来,我们可能通过铁路,将海运和铁路有效衔接起来,建立陆海联通的国际物流新模式。二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去年,我国在海关通关一体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做得好,使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提升32位。

  “陆海新通道”不仅拉近了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联系,也拉近了更多国家与东盟之间的距离。记者了解到,过去自东出海,在重庆与新加坡间“江海联运”至少要22天,可如今通过“陆海新通道”向南通过北部湾港出海,最快能省10来天。再以哈萨克斯坦与东盟国家贸易路径为例,以前哈萨克斯坦出口东盟国家货物主要从我国北方港口出海,以海运的方式抵达东盟国家,然而随着兰渝铁路的贯通,哈萨克斯坦货物可经过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纵向铁路运输至北部湾出海,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提升了运输效率。

  如今,“陆海新通道”通过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的高效联动,正逐步将西部地区从原先对外开放的腹地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有利于沿线地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也促进了全球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

  信号4——

  未来发展还需补齐短板

  发展的背后必将伴随阵痛。2017年“陆海新通道”犹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对未来的发展都在初步探索中,而如今,随着“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持续推进,相关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也逐渐显现。

  “首先要解决双向不平衡的‘烦恼’。在‘陆海新通道’开通第一年,从成都、重庆往广西运的货物较多,然而回程货源组织面临较大压力,通道产品尚未完全成熟,航线推广困难。今年上半年以来,上行货物逐渐变多,从广西运往成都、重庆的货物呈增长态势,下一步仍要培育新市场,不断增加货源的种类和数量。”李牧原建议,其次要解决广西大船直航欧洲的问题。虽然北部湾港开通了新加坡和香港班轮“天天班”航线,但是从广西出口的货物需要通过中型船运到香港,然后再通过大船运到欧洲,无疑影响了运输效率,其竞争优势比不上广州等地区。

  李牧原说道,下一阶段,一方面需补齐“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短板,丰富港口航线、提高港口服务能力等;另一方面应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培育好新兴市场,吸引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加大铁路对铁海联运班列的支持力度,未来很期待跨境铁路的开通,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货源。

  “陆海新通道”不满两周岁,已经显示了强大的号召力。相信未来,“陆海新通道”将会成为连接“一带一路”中的繁华之道、连通世界的金融之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一幅“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陆海新通道”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成果之一,近年来,西部地区纷纷将目光聚焦到这条通道上,各省区市动作频繁:以今年5月为例,四川自贡至北部湾铁海联运班列正式运行;同月,陕西与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等省区市签署了共建“新通道”协议;不久后,贵州“陆海新通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一系列举措的背后,释放出了哪些积极信号?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信号1——

  西部地区渴望开放的情结

  我国地大物博,尤其是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1%,但是经济与其他省份相比相对落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也踏着春天的节拍,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速。然而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西部地区作用,将身处内陆的限制变为促进发展的优势?成为西部地区亟待破解的难题。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告诉记者,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然而西部地区由于身处内陆,物流不畅一直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货物出海主要依靠东部沿海港口转运,物流周期较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西部内陆地区迫切渴望一条对外开放、互联互通的快捷物流通道,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西部地区也积极思考如何融入‘一带一路’的问题,于是‘陆海新通道’就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孕育而生。”

  憧憬跨越大山大水与世界连通,西部地区“向南走”的需求日益强烈。记者了解到,西部省市区正积极推进“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无论从顶层设计还是具体举措都在有序推进,如四川出台了《关于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实施意见》,并与广西签署了《关于深化川桂合作共同推进南向开放通道建设框架协议》;广西出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铁路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1)》;重庆与中国—东盟中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加速拓展“陆海新通道”“朋友圈”……

  伴随着西部地区建设“陆海新通道”的步伐愈加坚实,以及国家层面正在编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陆海新通道”为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赋予了无限动能。

  信号2——

  国际市场“东风”吹向西部

  近年来,“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不仅得到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世界各地、合作各方的热烈回应。

  “‘陆海新通道’有效解决了中国西部地区和东盟地区的合作问题。”李牧原讲述道,今年第一季度,东盟已经上升为我国第二大对外贸易伙伴,未来我国与东盟的合作还会不断增长,增长的过程必然会扩大“陆海新通道”的合作区域,这完全是市场行为,以前可能是成渝、广西、云南等地区,未来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内蒙等中西部地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这条通道参与东盟的贸易合作中。

  “陆海新通道”不仅使中国西部联通世界,也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紧密。李牧原表示,以新加坡为例,当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新加坡率先加入该倡议,希望与我国加强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然而最好的合作方式就是把新加坡的航运资源用起来,因此,中国与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通过这个项目将新加坡与“一带一路”的网络建立起来,使新加坡更好地融入国际贸易。

  随着“陆海新通道”日渐形成高效的跨境联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在其中寻找自身的机遇。有关数据显示,如今,“陆海新通道”目的地已扩展至全球六大洲7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个港口,其带动的经贸往来、物流升级、文化交流等成效逐渐显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信号3——

  互联互通打造贸易新格局

  “通过‘陆海新通道’这个驶入‘快车道’的‘匝道’,让我国西部地区找到了一条走向‘一带一路’的‘快速路’,通过改变物流通道的格局,将西部地区与国际市场有效连接起来。”李牧原分析道,“陆海新通道”是以中国西南、西北腹地为主轴,向南联通了国际产业资本看好的东盟地区,向北和向东分别在重庆与中欧班列和长江经济带连接,向西联通幅员辽阔的中亚地区,通过一条线织密一张网,形成了联通国际辐射全球的国际贸易新格局。

  她指出,我国在探索建设“陆海新通道”的实践中正不断累积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在物流服务方面,过去建立通道大多是通过修路等方式,但是对于“陆海新通道”来说,不仅要修路,还要在这条路上建立物流服务。现在,国际物流通道主要还是依靠海运,在未来,我们可能通过铁路,将海运和铁路有效衔接起来,建立陆海联通的国际物流新模式。二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去年,我国在海关通关一体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做得好,使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提升32位。

  “陆海新通道”不仅拉近了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联系,也拉近了更多国家与东盟之间的距离。记者了解到,过去自东出海,在重庆与新加坡间“江海联运”至少要22天,可如今通过“陆海新通道”向南通过北部湾港出海,最快能省10来天。再以哈萨克斯坦与东盟国家贸易路径为例,以前哈萨克斯坦出口东盟国家货物主要从我国北方港口出海,以海运的方式抵达东盟国家,然而随着兰渝铁路的贯通,哈萨克斯坦货物可经过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纵向铁路运输至北部湾出海,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提升了运输效率。

  如今,“陆海新通道”通过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的高效联动,正逐步将西部地区从原先对外开放的腹地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有利于沿线地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也促进了全球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

  信号4——

  未来发展还需补齐短板

  发展的背后必将伴随阵痛。2017年“陆海新通道”犹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对未来的发展都在初步探索中,而如今,随着“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持续推进,相关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也逐渐显现。

  “首先要解决双向不平衡的‘烦恼’。在‘陆海新通道’开通第一年,从成都、重庆往广西运的货物较多,然而回程货源组织面临较大压力,通道产品尚未完全成熟,航线推广困难。今年上半年以来,上行货物逐渐变多,从广西运往成都、重庆的货物呈增长态势,下一步仍要培育新市场,不断增加货源的种类和数量。”李牧原建议,其次要解决广西大船直航欧洲的问题。虽然北部湾港开通了新加坡和香港班轮“天天班”航线,但是从广西出口的货物需要通过中型船运到香港,然后再通过大船运到欧洲,无疑影响了运输效率,其竞争优势比不上广州等地区。

  李牧原说道,下一阶段,一方面需补齐“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短板,丰富港口航线、提高港口服务能力等;另一方面应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培育好新兴市场,吸引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同时,还要加大铁路对铁海联运班列的支持力度,未来很期待跨境铁路的开通,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货源。

  “陆海新通道”不满两周岁,已经显示了强大的号召力。相信未来,“陆海新通道”将会成为连接“一带一路”中的繁华之道、连通世界的金融之路、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一幅“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本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更多有关优质物流公司、线路推荐,发货技巧知识等资讯。